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心理与健康》 > 2004年第12期
编号:11081707
送孩子一把自信的“伞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4年12月1日 《心理与健康》 2004年第12期
     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,每次做家庭作业时,总是喜欢让我看着他做作业,而且每做完一道题都要问一句:“我做得对吗?”开始的时候,我经常为他判断正误。后来,在一次数学测验中,儿子竟然没有完成测验题。我问及原因,他说自己做题时总是没有把握,犹犹豫豫,所以耽误了时间。我这时才发现,正是我每时每刻的“辅佐”,才使得儿子对自己缺乏自信心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儿子做家庭作业时,我依然像往常一样陪在儿子身边,每当儿子问做得对不对的时候,我不再直接告诉他正误,而是对他说:“你是个聪明、细心的孩子,你应该相信自己,对自己有信心。只要你认真去做,即使错了也是可以原谅的。”渐渐的,孩子问我的次数少了,而且在认真做完作业后总是满怀信心地对我说:“做完了!”

    看着儿子的转变,我不禁联想到教育子女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做法。如今,许多家长都心甘情愿地把大把大把的金钱花在孩子身上,为他们创造各种优越条件。对孩子事必躬亲,让他们过着“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”的生活。正是这种溺爱,使孩子变得自私懒惰,胆小懦弱。一旦要他们做什么事时,“我不行”的回答就会顺口出来,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、毅力。“我不行”与“我能行”虽然只是一字之差,却有着本质的不同。

    哥伦布曾经说过:“世界是勇敢者的天下。”每个人在人生征途中都需要勇气,而这种勇气要从小培养——鹞鹰之所以能够搏击长空,是因为当它们还是雏鹰时,鹰妈妈就会把它们带到悬崖边,把它们一个个赶下悬崖,迫使它们展翅飞翔,开始独立的生活。

    所以,家长在教育子女时,要施爱有道,引导有方,爱子有度。对孩子事必躬亲并不一定是爱,与其死死盯住,不如留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,给他们机会去锻炼他们的能力。送给孩子一把自信的“伞”,让孩子用它去经历风雨、搏击人生,去亲身体会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,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。, 百拇医药(李 平)